每天平均產生近3家在線教育公司,這是一年來,中國互聯網教育市場的現狀。據行業機構數據,未來幾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將保持每年30%以上的增速,2015年市場規模將突破1600億元。
近日,“36氪”發布《2014年創業生態報告》。報告稱,在線教育、互聯網金融、O2O是中國互聯網投資的三大熱點。2014年初期,中國創業者開始向教育行業伸出觸角,模式不錯的公司已進入B輪、C輪融資,“不靠譜的”已被淘汰。
行業加速布局
從2013年開始,在線教育公司不僅涵蓋了從早教、K12(從幼兒園到十二年級)教育、大學教育、職業培訓等,而且涉及了口語培訓、創業、汽車修理等細分行業。傳統教育行業、互聯網行業巨頭及新興企業紛紛扎向在線教育。
百度在投資萬學教育、傳課網,投資了智課網;阿里巴巴去年7月推出在線學習平臺“淘寶同學”,今年2月份斥資1億美元投資英語在線教育平臺VIPABC。今年4月,騰訊低調上線在線課程的分發平臺“騰訊課堂”。
傳統教育機構開始紛紛轉戰互聯網。新東方與教育考試服務供應商ATA合作試水在線職業教育,與騰訊合作設立合資公司北京微學明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拓展教育領域。學而思將沿用了10年的集團名稱將正式更名為“好未來”,同時發布新LOGO和新域名,定位為“一家用科技與互聯網來推動教育進步的公司”。學大教育則發布了e學大智能平臺,建設“校外自建,校內共建”兩大生態系統。
資本不斷涌入
盡管在線教育被看好,但并不是一個人人都可以涉足的行業。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認為,在線教育的大方向是好的,但互聯網對教育的滲透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K12是創業者們一直心儀的“藍?!?,競爭廝殺也異常激烈,曾創辦世紀佳緣的龔海燕2013年底創辦梯子網,但不到一年便不得不關停。
互聯網領域的玩家不斷涌入,例如YY旗下的100教育,主打開放平臺,采用大而全的商業模式,部分免費,部分收費。
從在線教育來看,題庫、拍照答疑、找老師平臺、英語培訓類等領域,創業者已經很難插足;而未來互聯網,技術驅動型的數據分析領域、為線下機構服務等領域會有新機會。
職業教育受寵
互聯網教育研究院最近發布的《2014年在線職業教育產業研究報告》顯示,目前的在線職業教育規模呈逐年上升趨勢,并且占全國市場規模的比例也在增加,到2018年,在線職業教育市場將達134億元。
目前,業內在線職業教育主要有學習類視頻、題庫和綜合平臺幾種模式。其中IT類培訓類數量最多,其次是公務員考試培訓。極客學院,上線僅7個月融資2200萬美元,主要為專業開發者提供IT技術的在線培訓,收入采用會員制模式。達內科技采取線上與線下結合的O2O遠程教學的模式,主打內容設計和課程研發。
另一主要板塊是國家公務員考試培訓,規模超過50億元,而在線學習的市場規模還不到2億元,預計未來會占到50%的份額,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同時,金融業的在線教育需求在2014年表現也較為旺盛,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力以及一些非金融行業背景的人進入該行業的訴求,這一在線職業教育領域也是可期的強勁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