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控車床總裝車間(模具鉗工專業實訓室)
特色是學校的靈魂,強化特色發展意識,實施品牌強校戰略,已成為學校走內涵式發展道路的共同戰略選擇。江門市技師學院(江門市高級技工學校)在5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先后建立起江門市化工儀表廠、江門市宇寶電子廠、江門市第一機床廠3家實習工廠和1家經營性酒店,作為第三批國家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建設單位,學校緊緊圍繞“校企融合”做文章,提升技工教育發展內涵,發揮“校企融合”辦學模式在創構現代技工教育辦學模式中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職業教育源于企業,“校企一體化”是職業教育本質的回歸,更是校企合作由淺層次走向深層次,由松散型走向緊密型的新階段,是校企雙方構建校企共同體的必然之路。江門市技師學院(江門市高級技工學校)先后經歷了以廠養校艱苦創業、以校促廠打造特色、品牌帶動規模效應、教改引領內涵發展等重要階段,也使學?!靶F笕诤稀睘榛A的“校企一體化”辦學模式的發展思路和建設目標更加清晰,從體制機制的管理創新、專業建設的場地功能、人才培養的教學過程實現“校企一體化”。實踐證明,“校企融合”是技工院校謀求自身發展、實現與市場接軌、提高育人質量、為企業培養實用型技能人才的重要舉措,更是校企之間實現互惠雙贏、資源共享、協同育人的有力保障。
體制機制上的校企融合是保障
學校校企一體的運行模式強調從體制機制創新上保障“校企一體化”,其關鍵在于“化”。在運行過程中,學校創造性地把實習教學與生產經營有機結合起來。采取“合二為一”的管理模式,即一套人馬,兩種職能,分管教學副校長兼實習工廠廠長,教學專業實訓部主任兼實習車間主任,專業教師兼實習車間班組長。構建“合二為一”的產教平臺,實現了學校與企業兩者的價值取向和運行路徑的統一。
近年來,學校進一步加大了校辦企業改革的力度,開發新產品,引入新技術,提高生產能力,拓寬銷售渠道。另一方面結合生產服務,開發與工作領域相吻合的課程體系,使之成為能有效結合生產服務的工作項目。校辦企業對外是工廠、酒店,對內是實訓基地,創設真實工作情景的教學環境,促進理論與實踐的有機融合。在宏觀上,確保育人質量是運行模式流程構建的重要目的,實現以廠促校,推進學校在教學改革、人才培養、師資培訓和實習就業等方面與企業接軌;在微觀上,確保產品生產是運行模式良性循環的根本保障,實現以校辦廠,發揮學校人力、智力、技術、科研等優勢,使學校的科研創新、生產性實訓能圍繞企業產品研發、產品生產等運營需要,為校辦企業排憂解難,以獲取更好的生產經營效益。
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和經濟增長方式的加快轉變,僅有依托校辦企業的校企一體培養模式是不夠的。為此,學校充分發揮品牌示范效應,積極推進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一方面積極開展“引企入?!?。先后引入華中數控(深圳)有限公司、海信電子(江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在學院建立集生產培訓為一體的實訓中心。另一方面積極依托合作企業,建立校外實訓基地。以“人才互用、資源共享”為基礎,開展“校企雙制”模式下的寬領域校企合作平臺建設,使校企融合的內涵變得更加豐富。
培養模式上的校企融合是關鍵
在“校企融合”的辦學模式下,使學校得以系統構建基于校內企業的“產訓結合”實踐教學平臺。在這個平臺上,生產與教學兩個生態系統的次系統呈鏈狀結構,在生產系統中,按照產品類型分化出產業鏈;對應生產工藝流程形成技術鏈;配置專業技能人才生成人才鏈。學校教學系統對應于生產,內在的次生鏈實現了專業鏈與產業鏈、課業鏈與技術鏈、能力鏈與人才鏈的對接,從而有效推進教學內容與企業用人標準、教學過程與企業生產過程、教學環境與企業生產環境的深度融合。通過校企共同辦學、共同育人、共同研發、共同生產,實現了培養模式上的“工學交替”,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基于真實工作環境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校園就能體驗到真實的企業崗位要求,突出學生在產品質量意識、生產安全意識、團隊協作意識等綜合素質的提升。
學校以“產訓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為核心推行“工學交替教學”,通過“四個對接”完善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深入改革專業設置、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和評價模式,優化師資隊伍結構,加強信息化建設,提高教學質量。
辦學條件與人才培養相對接。學校在師資條件、實訓條件、基礎設施等基礎條件方面與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培養相對接。以名師工作室為引領,廣泛吸收行業專家、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和社會能工巧匠充實教師隊伍,構建素質優良、技藝精湛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注重生產性實訓場地建設,融合生產性實訓要求,實現教學環境與生產環境相對接;加大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圖書館、教學資源庫、網絡學習平臺的建設,匯聚職業教育政策、信息、技術等資源,充分滿足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需要。
人才培養質量與企業需求相對接。遵循“為企業培養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這一職教理念,探索全方位校企合作模式,與企業共同研究制訂技能人才培養方案;共同開發課程標準,力求課程標準與企業技術標準相對接,課程內容與崗位技能相對接;融入企業文化,加強素質教育,使學生素質與企業員工素質要求相一致。
專業結構與產業結構相對接。根據區域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需要,滿足加快發展高端制造業、高端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要求,重點建設模具制造、數控加工、電氣自動化等省、市重點專業。進一步開發適應地方經濟發展需要的新興專業,努力實現專業結構與江門產業結構相適應,滿足江門市乃至珠三角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教學管理與工學結合相對接。將學習和崗位工作這兩個過程有機結合在一起,構建工作學習一體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學中干,干中學”,實現了學生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力的提升,也滿足了企業的用人需求。學校積極探索與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相適應的教學管理制度。在堅持“校企合一、產訓結合”的基礎上,積極推行“引廠入?!?、“引校入廠”等校企合作模式,與企業共同培養技能人才;創新教學環境,構建生產性實踐教學環境,深入開展項目教學、案例教學、場景教學和崗位教學,增強教學的實踐性、針對性和實效性;改革學生多元化評價模式,注重過程考核,建立以貢獻為導向的學校評價模式和以能力為核心的學生評價模式。
培養目標上的校企融合是根本
學校始終堅持質量、品牌、規模、效益并重的發展方針,走“質量立校、特色興校、品牌強?!钡陌l展之路,隨著“校企融合”的逐步深入,培養模式不斷創新,為學校的持續健康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
促進了專業建設。校企雙方共同制定培養方案、共同編制教學文件、共同開發與工作領域相吻合的課程體系等,強化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促進了培養目標與企業需求的有效對接。學校也因此成為了首批全國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學改革試點單位和全國技工院校一體化師資培訓基地。
提升了師資水平。以名師為引領,突出教師下廠鍛煉實踐、企業人員來校授課指導、合作技術攻關等方面的交流互動,在合作過程中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師資水平得到了提升。學校教師隊伍中有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4人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3人被授予全國技術能手稱號、38人被授予省級技術能手稱號等。
提高了教學質量。創設了真實工作情景的教學環境,教學內容貼近企業需求,教學方法直觀形象生動,教學模式有利于促進學生職業素養的養成。2004年以來,師生在全國技能競賽中屢獲殊榮,獲5個全國之冠、4個全國第二、3個全國第三。
拓展了培訓鑒定。在實現充分利用企業資源培養技能型人才的同時,還暢通了對企業在職員工培訓鑒定的渠道,促進了技工教育“雙翼驅動”功能的擴展,體現了技工院校的綜合性職業培訓基地的作用。近三年來,對企業在職員工培訓鑒定都在5000人次以上。
擴大了品牌形象。學校立足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能有效的提高學校在企業、社會以及地方政府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在社會上已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國家、省市領導多次到學校視察指導,學校被譽為江門工業戰線上的黃埔軍校、廣東技工教育的一面旗幟。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如今的江門市技師學院(江門市高級技工學校)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將立足于中職教育前沿,以示范建設為契機,堅持以特色取勝,為中國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Copyright © 職教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備11020808號-11 全國統一熱線電話:400-660-5933
免責聲明:本站只提供交流平臺,所有信息僅代表網友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權益,請您積極向我們投訴。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動等國家法律不允許的內容,注意自我保護,謹防上當受騙